国家艺术基金

创作实践训练专题(二) 主讲人: 董克诚教授

作者:王尔义、王大卫 编辑:芦超 发布时间:2019-06-14阅读:

 6月3日至5日国家艺术基金《华人华侨爱国故事青年绘本创作人才培养》项目集中培训进入绘本创作阶段的关键期,课程班邀请了天津美术学院国画系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水彩艺术委员会委员董克诚老师为大家授课。

    董老师从“四点”为学员们分析连环画简史,分享自己多年的创作体会和总结的一套创作经验。 

       一、 连环画极简史

(一)贺友直创作于上世纪五十年代末的《山乡巨变》开启了连环画创作的新时代

 董老师讲到,我国最早的连环画,是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漆棺上的属于西汉时期的连环画《土伯吃蛇》和《羊骑鹤》;我国最早定名为“连环图画”的出版物是1925年上海世界书局出版的《三国志》《水浒》《西游记》《岳传》《封神演义》等;我国影响最大的连环漫画是张乐平画的《三毛流浪记》,该作品于1947年在上海《大公报》发表后,主人公三毛的遭遇受到广泛同情。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该作品仍有多家出版社先后出版,同样受到欢迎。我国连载时间最长的连环漫画是叶浅予画的《王先生》。作品最先发表于《上海漫画》,后分别发表于《上海画报》《时代漫画》等报刊,先后连载历时10年。我国最早出版的连环画专刊是1951年人民美术出版社创办的《连环画报》。

 董老师总结,上世纪五十年代的连环画特点是:1.忠实原作讲个完整的故事;2.取景以中景为主,视平线固定;3.话剧式的角度。

 而贺友直创作于上世纪五十年代末的《山乡巨变》则开启了连环画创作的新时代。贺友直在连环画艺术表现上的突破主要表现在:1.构图上,视平线开始移动,变换位置;2.注重生活细节的描绘,提出“四小”的观点。 

(二)改革开放后的高峰期

    改革开放以后的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中期,鉴于历史、社会因素和连环画“讲故事”的优势,油画家、版画家井喷式的加入连环画创作,涌现大批优秀作品,此时的连环画整体水平无论是作品质量还是创作队伍均达到历史最高水平,连环画创作由出版社和画家为主体推向了高峰,也使此时期的中国连环画成为世界艺术史中的高峰。

(三)九十年代末的低谷期

    九十年代以后,由于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大众电子和网络传媒的普及等众多因素,使得手绘连环画创作和连环画传统读本进入了历史的低谷期。

(四)二十一世纪初沈尧伊先生创作《地球上的红飘带》产生巨大影响的止跌期

 直到二十一世纪初,沈尧伊先生历时6年,绘制了饱含人文关怀和历史图像学意义的《地球上的红飘带》,800余幅精美感人的作品在全国文化艺术界引发轰动效应,力挽狂澜,使连环画发展重新受到广大创作者和受众的关注,并且深度契合了国际范围手绘本发展的大趋势。

(五)新时期:沈尧伊、李晨等提出“架上连环画”的转型期

 沈尧伊、李晨等人就连环画的新时代责任和特点,提出“架上连环画”的概念。当代架上连环画代表性画家李晨在连环画创作上主张:1.放开展幅的限制;2.鼓励各种探索;3.减弱故事性,增强画面的独立性;4.入选与加入中国美协相连。

 通过广大前辈连环画家和青年连环画创作者十几年的不懈努力,截止2019年总六届的“全国架上连环画展”全国巡展,使其影响力得到了极大地拓展,也成为中国美术家协会的品牌展览,方真正意义上使得连环画踏上复兴之路。这也恰好适应了国际和国内连环画和绘本发展的大潮,尤其对于培养我国的连环画人才以及振兴国内的连环画绘本产业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董克诚教授主讲

 二、通过具体分析贺友直先生的《山乡巨变》,在创作中的特点和“四小”,以及对沈尧伊先生《地球上的红飘带》等作品的具体分析,启发学员

(一)构图上,视平线开始移动,变换位置

(二)注重生活细节的描绘,提出“四小”的切入点

1.小动作——表现人物性格心理活动的细节动作。

2.小孩——小孩儿顽皮,动作夸张,活跃场面。

3.小动物——增强气氛,赋予一定含义或隐喻。

   4.小道具——用特有的物件反映特定心情和地域特点。

   (三)采用读者最容易接受的创作方法——白描

现场示范

 三、改革开放后,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中期,油画家、国画家、版画家井喷式的加入和创作,涌现出一大批优秀作品。此时的连环画整体水平,无论是作品质量,还是创作队伍,都达到最高水平,(没有之一,只有唯一)

 董克诚老师以尤劲东的《人到中年》,高云的《罗伦赶考》,何多苓的《雪雁》《带阁楼的房子》,韩书力的《邦锦美朵》,许荣初、许勇等的《白求恩在中国》,陈衍宁、汤小铭的《无产阶级的歌》,李全武、徐永民的《月牙儿》等作品为例,深入浅出地分析和讲解了连环画创作的要领和艺术魅力。

 四、九十年代末下滑期。九十年代中期后连环画无论是从作者还是读者开始全面下滑,沈尧伊用一部历时六年创作的《地球的红飘带》,力挽狂澜,止住了全面下跌的连坛。沈尧伊连环画《地球上的红飘带》的艺术特点:

(一) 每一幅都是张独立创作。

(二)人物刻画人性化,个性化,不脸谱化。

(三)用历史般的镜头最大限度的还原那段历史。

(四)用黑白强烈对比手法创作典型形象、典型人物和典型场景。

 五、董克诚老师读贺友直先生的《连环画创作谈》中的“四小”并结合其多年创作体会,提出 “三大一小”的创作方法

 董克诚老师则在贺友直先生的基础上,总结出自己“三大一小”创作方法:大感觉、大关系、大对比、小心思;每张作品独立成画,不再是文字的图解,而是文字的形象在创作;强调大关系,大感觉,大对比,增强画面的冲击力;在表现手法的细节上多动心思,和别人拉开距离,和过去自己作品拉开距离;一部作品,一部新意。在一部作品中,力争创作出几幅令人过目不忘的经典画面。

考察交流

 六、连环画创作规律

(一)“因文生事”

• 每张作品独立成画,不再是文字的图解,而是文字形象的

再创作。

• 强调大关系,大感觉,大对比,增强画面的视觉冲击力。

• 在表现手法的细节上多动心思,和别人拉开距离,和过去自

己作品拉开距离,一部作品,一部新意。

• 在一部作品中,力争创作出几幅令人过目不忘的经典画面。

• 创作思维不是“因事生文”而是“因文生事”!

(二)连环画创作三原则:

 如果用名著改编要遵循三原则:

 原作者描述的形象——5

 读者心目中的形象——2

 绘画者创造出的形象——3

 在创作原则上,董克诚先生以清人金圣叹的“因文生事”——顺着笔性去,削高补低由己的创作思维,不画文字说明式的插图,而是进行二度创意的文字图形的再创作艺术理念进行创作谈。

(三)构图的配比:

 1远2近1特写:

 以四幅为单元的作品里,1张远景,2张近景,1张特写,以此循环组成长篇。(以珂勒惠支《农民战争》、何多苓的《雪雁》《阻击英雄》为例)。

 最后董老师还谈到了贯休、陈老莲、张光宇对他创作造型上的启示意义。

 作为学养深厚、技艺精湛的学者型连环画画家,董老师讲课过程中既有技法的现场演示,也有艺术思想与观念的启发诱导。董老师随和、平易近人且不乏幽默的授课风格给学员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