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今年6月,我院青年教师王爽申报的项目《新农村建设》获得2017年度国家艺术基金“青年艺术创作人才”项目批准立项之后,近日,2017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立项名单公示,郑黎副教授申报的项目《闽南民间工艺美术域外交互提升文化认同路径研究》成功获批;福建省第八届百花文艺奖建议获奖作品名单公示,青年教师李诗芸、王冬松的作品《孟姜女》获评三等奖。另2017年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立项建设名单也于近日公布,刘菊亭教授的课程《中国画基础》获得立项。此外,学院还有多个课题获得福建省社科基金立项,课题内容涉及广泛,涵盖了书法、民间艺术、美术史、动漫、创意产业等多个领域,在福建省艺术类院校中名列前茅。众多科研项目,特别是国家级科研项目的立项标志着我院正由教学型向教学研究型快速转变。
近一年以来,我院在已有师资力量及科研基础上,号召教师在教学之余,积极投身理论研究与创作实践,通过研究与实践,提高自身专业素质与创新能力,从而推动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实现“教学促科研,科研带教学”的良好局面。
学院每周二下午定期召开学术交流会,旨在分享学术心得,拓宽学术视野,营造学术氛围。通过定期召开学术交流会,进一步活跃了学院学术氛围,激励了师生学术创新的热情,同时也为不同研究方向的教师提供了互相交流和学习的平台。截至目前,学术交流会共举办十二期,20余位教师先后在学院交流会上分享了自己的学术心得与创作体会,今后学院将继续深入开展每周的学术交流活动。
在注重开展学院内部学术交流的同时,学院还加强与海内外高水平艺术院校的联系,积极邀请海内外名家大师莅院讲学。一年来,学院共举办学术讲座10余场,主讲嘉宾包括:国际红点奖评审会主席Ron Nabarro、日本千叶大学特聘研究员黄晶石博士、台湾大同大学副教授罗彩云博士、鲁迅美术学院林栋教授、中国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孔德平博士、江南大学产品创意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熊微博士等。不仅开拓了师生的学术视野,同时也扩大了学院学术影响力。
与此同时,学院还举办了各类高水平的艺术展览和艺术论坛10余次,如“第三届世界华侨华人美术书法展——福建展区作品特展”、 “第四届全国架上连环画展(泉州站)”、2017“一带一路”(泉州)工艺美术创新发展高级研修班暨2017国际创新设计论坛、“一带一路”诗书万里行书坛名家华园交流会等。进一步促进并深化了学术交流,同时也为跨地域学术交流与合作搭建了宝贵的桥梁。
为了推动学术交流和科学研究的长效化与常态化,形成一批标志性的科研成果,学院还创造条件,积极成立各类科研机构。院属科研机构方面,继港澳台侨书画研究中心之后,2017年4月成立了国际漆艺研究中心;校属科研机构方面,继工业设计研究院之后,2017年7月成立了泉州工艺美术研究院。目前,“连环画、插画与绘本创作研究中心”、“华人华侨美术研究院”等科研机构也在申报或筹备中。此外,学院还积极投入人文社科研究基地的申报和福建高校特色新型智库的建设工作,这一切都充分彰显了学院积极参与科研的决心,同时也预示着学院在潜心科研的道路上必将日新日进。